11月13日,三部門發布多條減稅政策,明確了取消普宅標準的配套稅費政策。很快,多個熱點城市紛紛跟進,快速落地相關政策。業內專家認為,這些政策的出臺降低了個人所得稅以及購房契稅支出,使得交易成本更加合理,同時更好滿足居民的置換需求,尤其是改善性住房的置換需求,增強了市場參與者的信心,對于穩定市場預期以及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。11月18日,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、市房屋管理局、市財政局、市稅務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《關于取消普通住房標準有關事項的通知》,明確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標準,并取消標準后相關個人住房交易稅收事項。當日晚間,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、北京市財政局、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也發布《關于取消普通住房標準有關事項的通知》。11月19日,繼上海、北京之后,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、深圳市財政局、國家稅務總局深圳市稅務局等三部門聯合印發《關于取消普通住房標準有關事項的通知》,明確自2024年12月1日起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標準,并對相關征稅問題予以明確。“9月底以來,北京從‘適時取消’到‘及時取消’,再到本次‘取消’,提法上經歷了多次調整。”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對《金融時報》記者解釋,本次政策落地,涉及的稅費主要包括增值稅和契稅,具體變化與此前三部門的減稅政策保持一致。“本次稅收政策調整是為了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的決策部署,體現了這幾個城市對調整房地產市場,穩定市場預期的決心。”有業內專家分析稱,此次稅收政策的調整取消了個人出售非普通住宅2%的所得稅,以1%的標準核定征稅,擴大了交易稅優惠覆蓋面,或將有助于釋放改善性置換需求。同時,對符合年限的住房,免征增值稅,降低了個人轉讓住房的交易成本,簡化了稅收流程,有利于提高二手房與新房之間的流通速度。在陳文靜看來,此前北京二手房交易中,非普宅需要按差額繳納增值稅,對于購房者而言是一筆較高的支出成本,也一定程度受此影響,北京二手房的成交結構中大面積戶型占比較低,此次稅收政策優化后,滿2年的住房成交時均可免征增值稅,對于有意愿購買改善類次新房的購房者而言,購房成本可有較大程度的降低。另外,針對契稅政策的優化,也能有效降低改善型第二套住房的購房成本,加速改善置換客戶入場。“取消普宅標準為一線城市市場持續修復提供了進一步支撐,市場活躍度有望繼續好轉,也將助力全國市場‘止跌回穩’。”陳文靜如是評價。“北京市普宅標準取消后,只要是滿2年的住房,出售時就免征增值稅。”一位房地產業內人士簡單解釋了這項政策。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介紹,面積在90-139平方米的二套房購置,受此次契稅減免政策的利好更大,稅率從3%降至1%,而這個面積段可以覆蓋到目前京滬大部分改善型需求。另一方面,京滬等地很多早年買房群體房產增值額較大,新政后免掉增值稅,疊加契稅、個稅等影響,帶來的一次性降成本效應非常明顯。那么,本輪稅費調整后,購房者究竟能省多少錢呢?北京市民韓女士想置換一套面積為130平方米的房子,房款約為800萬元。政策調整前,該住宅被認定為非普通住房,6年前房東以500萬元購入,韓女士需繳納增值稅15萬元。政策調整后,這筆增值稅可全部節省。在個人購買住房契稅方面,如果韓女士想要買的這套房是家庭唯一住房,調整前契稅是12萬元,調整后為8萬元,節省4萬元;如果是第二套房,調整前契稅是24萬元,調整后為8萬元,節省了16萬元。綜合來看,韓女士僅稅費即可節省超30萬元。實際上,除了本次稅收政策,多項樓市利好政策近期相繼落地。例如,在金融支持方面,9月24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,中國人民銀行公布了降低存量房貸利率、統一房貸首付比例等一攬子房地產金融政策。而廣州的放寬人才“入戶”條件也被視為一個積極信號。11月18日,廣州發布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公開征求《廣州市戶籍遷入管理規定(修訂稿)》意見的公告,提出新增安居樂業、投資納稅兩種入戶政策。其中新增安居樂業入戶政策是本著合理有序、漸進適度的原則,兼顧“增量”“存量”需求,實施區域差別化安居樂業入戶,對“在白云區、黃埔區、花都區、番禺區、南沙區、從化區和增城區7個行政區內,擁有合法產權住宅房屋且在本市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滿1年的人員”,可申請入戶。“該項政策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房地產市場需求的釋放,有利于帶動這些區域的銷售去化。”有市場專家分析,實施該項政策短期內能夠帶動有入戶需求的購房入市,加快廣州市商品住宅庫存的去化。同時,中長期也將為廣州帶來持續的住房需求釋放。李宇嘉表示,近期有關部門和地方有效落實存量政策,加力推動增量政策落地見效,給市場傳達了積極的信號。10月份,重點城市新房和二手房市場帶看量、認購量都出現明顯反彈,部分城市增長幅度超過50%甚至翻倍。“總體來看,一攬子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措施顯效,10月份房地產市場出現積極變化。隨著各項政策效能進一步釋放,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動能將增強。因此,我們對房地產市場后期走勢保持樂觀的態度。”11月15日,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、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負責人付凌暉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。對于下一步市場走向,香港信和集團首席經濟學家、海南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廖群表示,“當前房地產市場出現回升,現在人們所關心的是反彈、回升和企穩能否持續。”在其看來,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是穩增長的關鍵抓手,將促使消費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雙雙反彈。“整體來看,近期出臺的多項政策對市場產生了積極影響,加上近期多部門頻繁發聲穩定樓市,居民置業信心開始恢復,核心城市市場‘回穩’態勢明顯。”中指研究院研究副總監徐躍進對《金融時報》記者表示,短期來看,在一攬子增量政策帶動下,市場積極變化有望延續,疊加年底各開發商沖刺業績,四季度新房市場或有進一步改善,預計四季度銷售面積同比降幅將繼續收窄。